- · 《核动力工程》数据库收[10/30]
- · 《核动力工程》期刊栏目[10/30]
- · 《核动力工程》杂志社刊[10/30]
- · 《核动力工程》杂志社收[10/30]
- · 《核动力工程》编辑部征[10/30]
- · 核动力工程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核动力工程》投稿方式[10/30]
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我充其量就(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难得糊涂” 彭洁告诉记者,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的形象十分模糊:最开始在原子能所,彭士禄还能一周回家一次;后来到了四川,父亲基本住在工
“难得糊涂”
彭洁告诉记者,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的形象十分模糊:最开始在原子能所,彭士禄还能一周回家一次;后来到了四川,父亲基本住在工地上。到了晚年,为了照顾二老的生活,女儿彭洁一家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彭洁说,父亲在工作上极为严谨、对自己要求极高,但在生活上却无欲无求,“只要有衣服穿,有饭吃,再给点小酒喝,就很知足。”对于名利,彭士禄更是“难得糊涂”:在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时,他还惊讶地说:“我也可以得奖?”
伯父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勾起了彭士禄侄女彭伊娜对伯父的思念与回忆。她回想起伯父常常挂在嘴边,教育后辈的两句话:“凡是公家的事情,例如技术上、工作上的事情必须要明明白白,公私分明,不能糊涂。但凡是对私的事情,例如名誉、职称、工资等,都是越糊涂越好,不要去追求那么多。”在彭伊娜看来,伯父以一生为后辈做出了榜样,她也深受这两句话的感染。
与外孙女的“合同书”
晚年的彭士禄却依然有颗童心。“父亲越老,就越像个‘老小孩'。”彭洁说:“我女儿还小时,我女儿称他为老朋友,父亲称她为小朋友。”
祖孙二人还定了“合同书”。这份合同书由外孙女彭瑶着笔,“甲方”为老朋友彭士禄,“乙方”为小朋友彭瑶。“甲方”下午5:30以前到家,迟到1小时罚款10元;晚上12:00以前必须睡觉。“乙方”则需要保证好好学习、热爱劳动,培养独立能力。原来,“小朋友”彭瑶与“老朋友”彭士禄感情笃深。她看彭士禄总是很忙,没时间陪她玩儿,便拟了这份“合同书”,“要不然,你老是说话不算数。”
彭洁告诉记者,父亲年轻时多次生病,却一直坚持工作,唯有那次胃部手术才勉强休息了1个月。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在晚年时开始影响彭士禄。在《彭士禄传》中有这样的记述:在医院病重治疗时,彭士禄身上插了许多管子,护工问他:“爷爷,您身上插这么多管子干啥呀?”他幽默地回答:“我在充电呢,充了电好过年呀。”
同事回忆
不怕拍错板,最怕不拍板
无论在核动力领域,还是核电站建设过程中,彭士禄都收获了“彭拍板”的雅号: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他敢于决策、拍板,不仅为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方向,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其中,在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开发前期,出现争论时彭士禄就对研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
而在陆上模式堆启堆升压的关键时刻,彭士禄紧急关头不断拍板:“脉冲管发现漏水?”“立即停堆检修!”“频繁出现停堆事故?”“切掉几个停堆信号!”……
和彭士禄共事多年,郭天觉认为彭士禄敢拍板、敢决策是他心中有底气,“心中有数”。在节目录制现场,郭天觉带上彭士禄那本被称作“天书”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大量精炼的数据、公式和图表。
对于“彭拍板”这个雅号,彭士禄欣然笑纳。他在自述文章中说,有些问题只有赶快定下来,通过实践再看,错了就改,改得越快越好,这比无休止的争论要高效得多,“不怕拍板,不怕拍错板,因为拍错板可以改,最怕不拍板。”
乡亲回忆
彭士禄多次与家乡互动
虽然彭士禄生前常住北京,但他一直关心和惦念家乡的发展,多次与家乡汕尾海丰互动,更在2021年春节前亲自为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题词。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这11个大字是2021年春节前,一生很少题词的彭士禄应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诚挚邀请,为家乡海丰县红色纪念馆亲笔题写的。”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讲解员罗晓梅告诉记者。
罗晓梅表示,她非常珍惜和彭院士接触的机会,每次除了做好相关讲解服务工作外,她都会跟彭院士交流,请教学习很多相关的革命史实。有一次讲解结束之际,彭老高兴地对罗晓梅说:“小罗啊,来北京做客,我请你喝啤酒、吃花生米。”
罗晓梅告诉记者,在她印象中,彭士禄是一个非常和善、非常节俭的人。从小颠沛流离、经历苦难的彭士禄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现代社会,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南方日报记者 赵晓娜 谢庆裕 钱明雅 彭 骏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统筹:谢庆裕
文章来源:《核动力工程》 网址: http://www.hdlgc.cn/zonghexinwen/2021/071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