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动力工程》数据库收[10/30]
- · 《核动力工程》期刊栏目[10/30]
- · 《核动力工程》杂志社刊[10/30]
- · 《核动力工程》杂志社收[10/30]
- · 《核动力工程》编辑部征[10/30]
- · 核动力工程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核动力工程》投稿方式[10/30]
夹江擦亮“四张名片” 打造巴蜀文旅走廊璀璨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乐山市夹江县东风岩,河流开阔,河流湍急。这个有350年历史的灌溉工程过去一直被用来造福人民。堰边百丈崖上的千佛崖依附于东风堰山水,动静相间,形成了一条优美的历史文化长
乐山市夹江县东风岩,河流开阔,河流湍急。这个有350年历史的灌溉工程过去一直被用来造福人民。堰边百丈崖上的千佛崖依附于东风堰山水,动静相间,形成了一条优美的历史文化长廊。

千佛岩“万永崖”可赏江看来,还可以欣赏到各种流派的铭文艺术
东风岩-千佛岩只是夹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缩影。 1300多年前,李白从青衣江上夹江出发前往重庆,留下了“峨眉山落平强江”的千年古训。世人也很好奇夹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以诗情画意、自然形态闻名。

夹江世界遗产广场夜景< /span> p>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加快发展全球旅游,围绕四个“第一”打造四张文旅名片。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已成长为巴蜀文旅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 span> 第一张名片 遗产旅游:“世界灌溉工程第一堰”遗产” 世人只知都江堰之美,不知东风岩之美。 2014年东风岩成功入选第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比都江堰早4年,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是最具科研价值的古堰渠。 350多年前,先民利用无坝引水技术,从青衣河引水灌溉夹江7万亩良田,惠及10万余人人,成为东亚濒临消失的河边灌溉。微型农业。堰边百丈崖上,有2400多尊国家级的崖雕石刻和精美的书法题字。被誉为“四川版莫高窟”。适宜建设优美的历史文化长廊。 目前夹江县正在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东风岩-千佛岩国际旅游度假区,形成乐山拜佛-峨眉登山-夹江游玩。明年将在东风岩建成360周年之际,规划筹备大型旅游格局、系列大型水文化主题活动。 40多个纸博物馆和纸文化研究基地 张大千住宅图--大千纸坊 第二张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手工书画纸第一村 1400多年前,夹江马村的人们沿袭蔡伦的技艺,开始造纸。抗战期间,张大千到夹江传教半年,提高技艺,“大千纸”成为字画纸的代名词。 2016年夹江古手工造纸技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同时夹江人善用版画印刷技术创作的彩色木刻画艺术《夹江年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2年夹江书画纸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夹江成功获得“书画纸之乡”称号。 目前夹江书画纸产量占全国的70%,拥有员工4万余人,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夹江丰富的非物质遗产资源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受到芝加哥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文化生态保护研究。 20世纪初,伊予博副教授主编的《以竹为生:四川手工纸村20世纪社会史》一书。美国芝加哥大学详细记载夹江手工艺造纸史。夹江手工纸形成的生产生活民居村被评选为四川最美古村落。目前正在与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学院共同建设四川省首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 嘉江以纸为媒介,打造了一系列以纸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和研究基地。成功入选“四川省十大经典非遗研究路线”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超过500,000名乘客。 核电研究设计院909基地 第三张名片 工业旅游:核科学技术研究第一城 在夹江,发射第一颗核电,研制潜艇核电成功;在夹江,有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型反应堆的原址,还有一个时代的典范——彭世禄同志故居和事迹展厅。 夹江九号09基地被誉为核电工程的摇篮。规划建设4A级国家工业旅游和红色旅游景区,近年来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打造30万亩生态禅茶文化旅游基地,绿茶出口全国第一 第四张名片 span> 农业旅游:绿茶出口第一县
文章来源:《核动力工程》 网址: http://www.hdlgc.cn/zonghexinwen/2021/080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