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潜艇到华龙一号 探访909基地(3)

来源:核动力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15日 13:04: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蒸汽发生器被称为“核电之肺”,以往大型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的设计技术及知识产权掌握在美国、法国手中。在“华龙一号”设计早期的一次谈判中,相

蒸汽发生器被称为“核电之肺”,以往大型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的设计技术及知识产权掌握在美国、法国手中。在“华龙一号”设计早期的一次谈判中,相关方面打算向国外公司购买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技术。然而,无论如何谈判,对方始终坚持如果将来使用这种蒸汽发生器技术的核电技术用于出口,必须经过其同意。

“当时就很生气。”刘昌文用了一个类比告诉记者,相当于给车买一个轮胎,结果轮胎商不允许这辆车出口,“这也是促使我们研发一些核心设备的重要动力。”

从那时起,中国核电人更加坚定了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决心。中国核动力院副院长吴琳介绍,中国核动力院此后开始自筹资金,组建攻关团队,从事蒸汽发生器设计研究近30年的专家张富源担任攻关组组长兼专家组组长。仅仅27个月后,用于“华龙一号”的第三代核电ZH-65型蒸汽发生器问世。“我们解决了一个个卡脖子的问题。”吴琳自豪地说。

提起蒸汽发生器的研制,张富源一下就来了兴致。他耐心地讲解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原理和运行方式,说到高兴处,还在图纸上画了起来。当被问到这份独立自主的决心是否与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建造有关时,张富源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说,这是一脉传承的精神力量。

“我国能够研发设计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源于我国50余年来深厚的核动力技术积累,而这些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万钢认为。

如今的909基地依旧繁忙,一座超过30米的三代核电非能动余热排出实验装置上,实验人员在上下奔走进行紧张的调试实验,为打造“华龙一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非能动安全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确保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位于909基地的三代核电非能动余热排出实验装置

“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记者采访时,工作人员经常会提及这句话。在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中,909基地传承的精神与技术,助推一代又一代核电人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文章来源:《核动力工程》 网址: http://www.hdlgc.cn/zonghexinwen/2021/0715/449.html



上一篇:2020年“高薪专业”前5榜,金融上榜,这个专业你
下一篇:这4个大学专业,比高三还苦还累,考生和家长要

核动力工程投稿 | 核动力工程编辑部| 核动力工程版面费 | 核动力工程论文发表 | 核动力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核动力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